聯系人:祝先生
手 機:15068898490
郵 箱:tm137@189.cn
地 址: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2115號
1 快速成形技術的產生 杭州快速成型(Rapid Prototyping,RP)技術,又稱快速成形技術,是當今世界上飛速發展的制 造技術之一??焖俪尚渭夹g最早產生于二十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,美國3M公司的阿倫赫伯特于1978年、日本的小玉秀男于1980年、美國UVP公司的查爾斯胡爾1982年和日本的丸谷洋二1983年,在不同的地點各自獨立地提出了RP的概念,即用分層制造產生三維實體的思想。查爾斯胡爾在UVP的繼續支持下,完成了一個能自動建造零件的稱之為Stereolithography Apparatus (SLA)的完整系統SLA-1,1986年該系統獲得專利,這是RP發展的一個里程碑。同年,查爾斯胡爾和UVP的股東們一起建立了3D System公司。與此同時,其它的成形原理及相應的成形系統也相繼開發成功。1984年米歇爾法伊杰提出了薄材疊層(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,以下簡稱LOM)的方法,并于1985年組建Helisys公司,1992年推出第一臺商業成形系統LOM-1015。1986年,美國Texas大學的研究生戴考德提出了選擇性激光燒結(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,簡稱SLS)的思想,稍后組建了DTM公司,于1992年開發了基于SLS的商業成形系統Sinterstation。斯科特科瑞普在1988年提出了熔融成形(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,簡稱FDM)的思想,1992年開發了第一臺商業機型3D-Modeler。 自從80年代中期SLA光成形技術發展以來到90年代后期,出現了幾十種不同的RP技術,但是SLA、SLS和FDM幾種技術,目前仍然是RP技術的主流,最近幾年LJP(立體噴墨打?。┘夹g發展迅速,以色列、美國、日本等國的RP設備公司都力推此類技術設備
2基本原理 快速成形技術是在計算機控制下,基于離散、堆積的原理采用不同方法堆積材料,最終完成零件的成形與制造的技術。 1、從成形角度看,零件可視為“點”或“面”的疊加。從CAD電子模型中離散得到“點”或“面”的幾何信息,再與成形工藝參數信息結合,控制材料有規律、精確地由點到面,由面到體地堆積零件。 2、從制造角度看,它根據CAD造型生成零件三維幾何信息,控制多維系統,通過激光束或其他方法將材料逐層堆積而形成原型或零件